PP电子到2027年,北京中关村将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展望2035年,中关村将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为建成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PP电子、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所提出的。昨天(4月25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方案作为重大成果之一正式发布。
方案从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部署了50项重点任务,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跃升的主阵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整体来看,到2027年,中关村将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成为初创企业孕育地、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栖息地,在重点领域持续涌现世界一流企业;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绿色智慧能源4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超前布局引领世界发展的未来产业;成为国际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世界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面形成,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开放创新活跃、机制高效有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园区,成为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标杆。
中关村是全国乃至全球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教资源优势,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大合力,率先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领先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协同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具体而言,将通过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PP电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群体突破、构建体系化集群式协同创新机制等几方面来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成为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必由之路。
为此,方案提出,将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全球顶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生引进“直通车”制度PP电子,对国内“双一流”高校、国际知名高校重点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来华创新创业的,可申请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
同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完善流动人才社保接续政策PP电子。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按规定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按规定到产业人才创新基地兼职,试行更加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取酬政策。
在加快推进中关村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方面,方案提出,优先将园区内住宅用地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科学家社区、青年人才公寓等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住房保障服务。重点提升“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朝阳区等区域教育和医疗国际化水平。
大大小小的创新型企业,是中关村发展的重要生命力。在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方面,方案提出,要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加快培育中关村地标型企业和世界级原生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此外,“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将在中关村开展,利用企业创新积分等信息,鼓励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性强的研发活动,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方案还提出,将实施中关村科技领军企业旗舰行动,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在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装备PP电子、医药健康、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此外,方案提出鼓励大中小企业共享技术路线图,合作开展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创新导向的政策与监管环境,支持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企业围绕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
展望2035年,中关村将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为建成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