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科技强桂持续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2-24
 PP电子让我们来看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到54.8%,稳居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9.7%,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6年进入全国前十;推进在研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97个,突破重大技术74项;组建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新增自治区级瞪羚企业56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预计突破3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22

  PP电子让我们来看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到54.8%,稳居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9.7%,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6年进入全国前十;推进在研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97个,突破重大技术74项;组建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新增自治区级瞪羚企业56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预计突破3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22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18个;转化科技成果1697项……自治区党委、PP电子政府2021年7月出台实施《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两年来,在自治区科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自治区科技厅牵头细化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落实,交出一张亮眼成绩单。

  2023年2月2日,位于柳州汽车城的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产业工人在半自动化机械臂的辅助下对新能源物流车车身进行焊接作业。黎寒池 摄

  产业是广西最大的短板,工业是最大的弱项,创新能力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如何破题?

  聚焦产业、聚焦企业、聚焦产品,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科技强桂行动绘就了一张确保创新落地的时间表、路线图。

  坚持“前端聚焦”,我区梳理项目和技术攻关“清单图”,形成与汽车、PP电子机械、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关联的357家企业清单,明确266个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清单和148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同时,印发出台《广西科技“尖锋”行动方案》,明确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及现代特色农业等7个领域,开展科技“尖锋”行动,推动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切实把创新资源转化为经济成果。

  推进“中间协同”,建立“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机制,形成“6+2+N”科技项目体系,PP电子组织区内外企业和高校院所牵头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糖料蔗等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9个,通过“揭榜挂帅”,发布项目榜单48个,遴选科技项目17个。

  注重“后端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成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认定和布局建设广西药物提纯与冻干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18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角作用?全区千企科技创新工程持续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围绕各梯次企业发展需求,集中资源和服务力量助力企业挺起创新“脊梁”。截至2022年11月,全区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461家,向国家申请备案高新技术企业2871家,新认定瞪羚企业56家。全区有效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分别达到4254家、3800家和132家。

  真金白银加大科技投入,PP电子为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保驾护航。2022年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政策,奖补资金近1.62亿元;累计发放“科创贷”440.5亿元。建设广西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广西低碳智能商用动力技术创新中心、广西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工程机械低碳数智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特种矿物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共5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创建国家内燃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甘蔗蔗糖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北投集团大跨径拱桥建造成套技术、柳工集团无人驾驶节能液压挖掘机等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广西要把创新摆在全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借力创新、加速抢跑。两年来,科技强桂行动助力创新能力建设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有条不紊地分析数据、设计模型,瞄准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面对的高品质汽车用钢技术与工艺应用、软硬件自主开发、智慧语音交互等难题探讨交流。

  这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如火如荼实施的一个生动例证。近两年来,全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家,其中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列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机构。

  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坚持“厚土培植”“带土移植”等重大人才项目,全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院士后备人选—八桂学者—特聘专家—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日渐建立完善,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8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93人,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37个。

  创新功能区提升工程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提质增效。自治区出台《关于促进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大力激发高新区创新发展活力。南宁高新区、柳州高新区入榜“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了“桂林经验”,“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贺州市获批建设国家火炬贺州平桂碳酸钙特色产业基地。

  农高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路欢歌。《广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引》等措施闪亮登场,启动建设崇左市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广西农业科技园区50家,广西星创天地112家,在全区初步形成“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园区—农高区”序列农业平台布局体系。

  2021年至今,全区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50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6项,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重大引领性技术;全区连续2年每年选派5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5个新药品种、18个快速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示范项目实现全国“零突破”……科技增进民生福祉的美好画卷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科技强农工程给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区群策群力加强现代农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种业技术攻关,“广西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选育与装备研制及集成示范”“北部湾陆海接力智慧渔场养殖装备与新模式”等4个部省(区)联动项目落地广西。强化农林业重大病害防控技术和装备开发,实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科技项目82项,突破11项重大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抗病中兽药新制剂“肿节风三清颗粒”和“黄芩提取物注射液”已在全国31个省市推广应用。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全区共选派5000多名科技物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两年来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村(社区)种养基地、PP电子农户点11388个,实现脱贫村科技服务全覆盖。

  科技惠民工程让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科技保障医疗健康能效不断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7个学科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认定;科技护航生态环境成效彰显。实现秸秆焚烧综合立体监控网“零突破”、秸秆焚烧指数概念实现预报能力“零的突破”;科技应用公共安全领域持续深化,开展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建设,防灾减灾监测速报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宜居城镇不断强化,开展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行动,实施数据要素融合“百千万工程”,“爱广西”APP掌上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提供超110项掌上政务和生活服务。